年1月14日~16日,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主办、中国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承办的“第二届中国血液学科发展大会”成功召开。
在1月15日下午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及细胞治疗”专题论坛中,大会特邀中国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姜尔烈教授带来了“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现状与展望”精彩专题汇报,解读前沿热点,畅谈发展未来。博医荟整理演讲精要如下,以飨读者。
剖析现状,聚焦我国auto-HSCT临床实践未尽之需
根据国际血液和骨髓移植研究中心(CIBMTR)数据显示,年美国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也称ASCT)总数达到例,超过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总数,占总移植量的60.8%。在接受auto-HSCT的患者中,约例为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淋巴瘤患者接近例。
与美国相比,中国人口基数庞大,但中国auto-HSCT的开展现状尚不如人意。中国造血干细胞移植登记组的统计数据显示,年中国auto-HSCT总数仅例,以MM和淋巴瘤患者为主,仅例左右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不到50例。由此可见,我国auto-HSCT的探索与发展任重道远,未来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指南引领,定义MM与NHL领域auto-HSCT“关键”地位
近年来,随着新药物和新技术不断涌现,《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多发性骨髓瘤指南》在年V3版到年V4版的多个版本内容更新中,针对MM患者的诱导治疗方案亦不断与时俱进,但auto-HSCT始终被列为1类推荐,作为初诊MM患者诱导治疗缓解后的一线选择。
我国《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于年就MM的诱导方案进行了及时更新的同时,也特别强调了auto-HSCT对于适合移植的MM患者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指南更新中不仅去除了新诊断MM患者启动auto-HSCT的年龄限制,而且明确指出:新诊断MM患者经有效的诱导治疗后,应将auto-HSCT作为首选。
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治疗领域,NCCN指南、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指南等众多国内外权威指南也就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滤泡性淋巴瘤(FL)、套细胞淋巴瘤(MCL)、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等主要亚型中auto-HSCT的应用进行了相关的推荐。
循证前行,探索ALL领域auto-HSCT治疗价值
虽然与allo-HSCT相比,auto-HSCT具有不受供者来源限制、移植相关死亡率更低、不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等优势,但与MM和淋巴瘤不同,在急性白血病治疗领域,临床上目前对于auto-HSCT的认可度较低,且很少去开展,究其原因可能在于应用这种移植方式后疾病的复发率相对较高。
但是近年来一些研究表明,对于急性白血病的某些亚型而言,auto-HSCT能够为患者带来良好的生存获益。
一项发表在Leukemia的研究显示,对于年轻成人(≤40岁)和青少年费城染色体(Ph)阴性ALL患者而言,首次完全缓解(CR1)后接受allo-HSCT的总生存(OS)获益并不优于化疗;且与化疗组相比,allo-HSCT组患者5年无疾病生存(DFS)率更低,5年疾病复发率更高。虽然总体而言,化疗组的疗效更优,但值得注意的是,化疗组患者3年DFS率为68%,5年DFS率降低为58%,这预示着化疗组患者在治疗的后期存在较大的复发隐患。
此外,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大,allo-HSCT的疗效可能会降低,因此如何同时解决ALL患者复发率和安全性两大难题是临床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iqoas.com/jbyy/15946.html
文丨药疯年底,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发布《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详细]
我们养殖花草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他能够健康的生长,在适当的时候能够开花。我相[详细]
文丨药疯年底,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发布《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