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多发性骨髓瘤 >> 疾病用药 >> 正文

技术献礼915日国际淋巴瘤日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3-1-26 2:31:08
白癜风治疗目标 http://m.39.net/pf/a_4302713.html
                            

9月9日,对血液内科的医护人员来说,是一个令人既期盼又喜悦的日子。因为,这一天的早上9点,我院首例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在张明副院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以及血液内科全体医护的见证下,成功出舱。

走出移植病房的这位中年男子姓贾,他和爱人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去年夏天的那一次胃病,竟然是恶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确诊那一刻差点击倒这个来自安徽的打工家庭......

回顾首例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全过程

在前期免疫化疗期间,老贾出现了恶心、食欲不振、脱发、发热等排异反应,好在没有发生胃肠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在6个流程化疗后评估为完全缓解,但是治疗没有就此停止。

为了预防复发,血液内科依据国内外最新指南,为他定制了维持两个疗程单抗,再做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最佳治疗方案,这样才有完全治愈把握。为此,去年10月,科室朱斌医生、陈林霞护师为他采集了足够量的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

然而,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乱了原定的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安排。老贾和家属担心复发,血液内科医护团队就为他每月监测一次。

今年8月1日,血液内科搬迁新病房。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下,改建了移植层流新病房,启动移植。

从医护培训、移植所有物品准备、病房消毒,到患者消除感染隐患后药浴进舱、家属饮食与卫生指导,考试满分才放行等,事无巨细无不凝聚着赵文理主任、刘霄护士长、赵红护士长和全体医护人员的心血。

终于,在万众期待中迎来了8月19日,老贾在“好好配合,早日出舱”的祝福话语中走进了层流病房。

随后就是大剂量化疗的预处理。赵文理主任要求每天对该患者做详细的交班,包括生命体征,胃肠道反应,全身皮肤尤其口腔、肛周皮肤粘膜有无溃破,大小便出入量,每天的血常规等。

8月28日上午10点,老贾在严密监测下,顺利输注了前期冷冻保存的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后续的10天,老贾的中性粒细胞持续为0,血小板跌至个位数,肛周溃破、发热、腹泻、视物变化,是植入综合征还是感染,有否出血风险,这一切都让医护人员们揪心。

止泻、抗炎、补充球蛋白,应用刺激因子,医护人员为老贾加强了护理,调整了无菌饮食,24小时密切细致观察。

功夫不负有心人。9月7日,老贾的粒细胞恢复正常,血小板大于5万,骨髓造血功能恢复,造血完全重建,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

对老贾而言,他获得了新生;对血液内科来说,这才仅仅是一个开始。

张明副院长表示:“我院第一例也是奉贤区第一例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成功,标志着血液科新技术的飞跃,也标志着我院处理此类重病人获得了重大突破”。未来造血干细胞移植将拯救更多的我科急性白血病、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患者!

文字:血液内科

照片、视频:宣传处

素材来源:奉贤电视台

往期回顾

1

2

3

4

求分享

求点赞

原标题:《献礼“9.15日国际淋巴瘤日”——我院血液内科完成首例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治疗恶性淋巴瘤》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iqoas.com/jbyy/159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多发性骨髓瘤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