酪氨酸酶抑制剂(TKI)的出现,明显改善了CML患者的长期预后,大多数CML-CP患者可实现正常的预期寿命。近年来,随着TKI药物研究的不断深入,更多的TKI药物应用于临床,CML患者的管理也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避免长期器官毒性,期望尽可能实现TFR。
Leukemia杂志近日公布了ENESTnd研究≥10年的随访数据,显示对于CML-CP患者一线使用尼洛替尼较伊马替尼能更好的实现患者最佳的长期预后,能使得更多的患者具有实现TFR的可能,或有望进一步改善患者长期生活质量。
4.LancetOncology:帕比司他联合硼替佐米及地塞米松治疗R/RMM的最佳剂量为每周2次,每次20mg。近日一项评估帕比司他联合硼替佐米及地塞米松用于复发或难治多发性骨髓瘤(R/RMM)疗效和安全性的研究,其结果发表在TheLancetOncology杂志。PANORAMA是一项开放标签、随机的II期临床研究,招募了来自21个国家的71家中心的患者,这些患者被随机分配(1:1:1),并接受口服帕比司他,每周次,每次20mg或每周2次,每次20mg或每周次,每次10mg,联合皮下硼替佐米和口服地塞米松治疗。所有治疗组的随访中位时间为14.7个月,三组患者ORR分别为62.2%、65.1%、50.6%。-4级AE发生率在三组患者中分别为91%、8%和75%,其中最常见的-4级AE为血小板减少(三组患者分别为42%vs1%vs24%)和中性粒细胞减少(三组患者分别为2%vs16%vs8%)。严重AE(SAE)发生率在三组患者中分别为54%、48%和44%。该研究表明,帕比司他每周2次、每次20mg联合硼替佐米和地塞米松治疗R/RMM具有最高的ORR和良好的耐受性,可作为R/RMM可选择的治疗方案之一。本周专家视角:MM是血液系统第二大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新药及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应用,MM治疗的疗效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目前仍不可治愈,所有患者均会面临复发或难治。
对于R/RMM患者而言,目前未满足的临床需求仍很大,需要积极地去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案。帕比司他是一种口服蛋白酶体抑制剂,既往有研究表明含帕比司他的联合治疗方案在R/RMM患者中具有良好的活性,但是具体使用剂量尚不明确。
近日一项国际、多中心、前瞻性随机研究结果显示,帕比司他每周2次,每次20mg的剂量联合硼替佐米及地塞米松治疗R/RMM能获得高的ORR且安全性良好。该研究明确了帕比司他联合治疗时的最佳剂量,可作为临床治疗的重要参考依据。
5.Blood:诱导缓解早期更低水平MRD阴性的VLRB-ALL患儿使用低强度治疗,预后更好。一项分析诱导缓解早期微小残留病(MRD)水平与极低风险(VLR)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预后关系的研究结果近日发表在Blood杂志。该研究纳入了在诱导治疗d19和诱导治疗结束时通过流式细胞术评估的MRD水平<0.01%,接受了降低强度的治疗的VLR儿童B细胞ALL(B-ALL)患者。研究结果显示,患儿的5年EFS率为89.5%,5年OS率为95.5%,5年累积复发率(CIR)为7%,其中有29例患者d19的MRD水平在0.%至<0.01%之间,这些患者的5年CIR显著高于未检测到MRD(uMRD)的患者(P=0.02)。该研究表明,降低强度的治疗可以治愈VLRALL患儿,通过使用更敏感的MRD检测手段可以进一步改进VLR的标准。本周专家视角:既往研究显示,约40%的儿童ALL患者通过单纯抗代谢药物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可获得治愈,但是如何有效识别这类VLR患儿目前尚不明确。前期有研究显示,诱导治疗d19的MRD水平<0.01%的儿童ALL在低强度治疗下可获得良好的预后。近日有研究结果显示诱导治疗d19时MRD更低的MRD在0.%至<0.01%之间较uMRD患者5年CIR高,提示更低水平的MRD阴性用于界定VLRB-ALL患儿更合理,能更有效预测预后及指导后续治疗方案的选择。
6.新药:国内首个供者来源异基因CAR-T细胞疗法获批进入注册临床研究。GC注射液是亘喜生物研发的CAR-T细胞产品,是利用供体淋巴细胞生产的一种试验性靶向CD19的CAR-T细胞疗法,利用经相容性抗原配型(HLAmatching)供体来源的T细胞,经体外基因改造定向杀伤CD19阳性的白血病细胞。日前,GC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开展I/II期临床试验,用于治疗以往接受过Allo-HSCT后复发的B-ALL患者,其中II期临床试验数据将作为关键临床研究用于支持上市,有望在不久的将来为临床处理该类棘手患者时增添有效的治疗武器。本周专家视角:Allo-HSCT后复发的B-ALL患者往往预后差、生存期短,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日前国内首个供者来源异基因CAR-T细胞产品,GC获NMPA批准开展临床试验,有望为该类预后极差、治疗手段短缺的患者提供新的治疗希望!
专家简介王亚非教授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院血液科行政副主任。年于山东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学士毕业,年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博士毕业。目前任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天津市医师协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天津市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等多个学术组织的常委或委员。主要从事多发性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淋巴瘤等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在相关领域发表多篇SCI论文,临床诊疗经验丰富,对这些疾病的预后分层诊断与个体化治疗有自己体会与经验。参考资料:[1].BenjaminWatkins,MunaQayed,CourtneyMcCracken,etal.PhaseIITrialofCostimulationBlockadeWithAbataceptforPreventionofAcuteGVHD.JClinOncol.Jan15;JCO2086.[2].DavidASallman,AmyEDeZern,GuillermoGarcia-Manero,etal.Eprenetapopt(APR-)andAzacitidineinTP5-MutantMyelodysplasticSyndromes.JClinOncol.Jan15;JCO.[].HagopMKantarjian,TimothyPHughes,RichardALarson,etal.Long-termout钱眼 水星家纺6月19日晚间公告称,本次利润分配以方案实施前的公司总[详细]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饮食应该注意什么? 多发性骨髓瘤是浆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详细]
钱眼 水星家纺6月19日晚间公告称,本次利润分配以方案实施前的公司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