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多发性骨髓瘤 >> 疾病病因 >> 正文

4月20日周二大咖l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8-9 13:32:15
为分享淋巴瘤治疗指南更新及前沿进展,提高淋巴瘤规范化诊治水平,“大咖淋距离”淋巴瘤微课堂正式启动。第五十一期微课堂邀请了医院冯茹教授,陆军医院向茜茜教授、医院傅敢教授、浙江大医院俞文娟教授、医院庞东生教授共同探讨多学科视角下的CLL全程管理治疗。

多学科视角下的CLL全程管理治疗

向茜茜教授

“淋”听向教授说我国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的发生率及临床特征

CLL是常见的惰性淋巴瘤,多数患者能够长期生存。在西方国家CLL占NHL患者的25%,中国CLL占NHL的约5%,随诊断准确性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善及老年化的进程,CLL发病率逐年上升。CLL常见于中老年人群,常伴发高血压、糖尿病等,其中心血管疾病伴发率最高。由于患者年龄较高,且广泛使用BTK抑制剂,CLL患者伴有更高的房颤风险。多因素分析显示,高龄、男性、心脏瓣膜病及高血压与AF风险增高相关,而临床用药不是AF风险增高的危险因素,随访新诊断CLL10年后发现房颤风险升高6.1%,老年群体和伴发的心血管疾病也是房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CLL患者长期生存,慢病及并发症的管理需引起高度重视

CLL患者以老年为主,最常见于65-70岁人群,诊断中位年龄70岁。由于总人口结构变化,预计在未来10年内,老年CLL患者的相对比例和绝对数量将持续上升。随着CLL治疗获得持续进展,从最开始的烷化剂到嘌呤类似物,再到最新的BTK抑制剂和单抗类药物,CLL的治疗缓解率逐步提高,患者生存逐渐延长,老年化也进一步加剧。《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显示,随着年龄增加,高血压发病率逐年增加,在65岁以上人群中发生率高达60%,老年群体AMI、脑卒中发生率和CVD死亡率均显著增加;我国一项大样本队列研究显示,我国人群中冠心病患病率随年龄升高呈上升趋势,60岁以上人群显著增加,高达6~7%;我国另一项大样本人群研究显示房性早搏发生率随年龄增大而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

伴发心血管疾病显著降低CLL患者的生存质量,伴心血管疾病CLL患者的QoL评分各项均劣于未伴发心血管患者。同时,心血管疾病是CLL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CLL患者心血管死亡率高达8%,高于其他类型NHL,是普通人群的21倍,其影响超过CLL本身。因此推荐对NHL尤其是CLL/SLL患者进行详细的心血管检测和风险评估。除CLL常规检查外,要特别注意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管超声等检查。

CLL患者治疗过程中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评估、检测及管理

卫健委公布的《淋巴瘤诊疗规范()版》推荐CLL患者常规进行ECG检查评估有无房颤心律,有无左室肥厚、既往心梗,有无预激、束支阻滞,测量各心电图参数判断有无药物作用,有无其他心律失常,以辅助后续用药。有心血管基础疾病、高龄或拟应用蒽环类药物的患者应选择性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高龄及心血管病史均为患者发生房颤的风险因素,蒽环类药物主要副作用为心脏毒性,通常表现为QT间期延长和心律不齐;心肌病及其引发的心力衰竭也时有发生。心脏超声对了解患者心脏瓣膜情况、左右心房大小、左右心室大小功能、有无心室肥厚、心房血栓及心包积液等都有帮助。

BTK抑制剂使用过程中应格外注意房颤的问题,新一代BTK抑制剂伊布替尼是较为精准的BTK抑制剂,减少了脱靶效应。在安全性方面,二代BTK抑制剂相较一代BTK抑制剂在减少房颤发生方面更为突出。泽布替尼不良事件以1~2级为主,心血管事件如3级以上的房颤发生率较低,而一代BTK抑制剂伊布替尼在出血和心血管事件方面影响相对较大。泽布替尼与伊布替尼在华氏巨球蛋白血症的头对头研究ASPEN研究中显示,泽布替尼安全性优于伊布替尼,尤其是房颤和出血,疗效也与伊布替尼相当。此外,由于安全性提升,泽布替尼治疗的CLL患者生活质量也优于伊布替尼。因此CLL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加强心脏特别是心房功能的随访,指南推荐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相关基础疾病的监测随访,高血压、糖尿病、睡眠呼吸暂停、肥胖、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患者应密切注意心衰标志物、心肌酶谱、凝血功能等血清学检查,完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机械检查,心脏磁共振可早期发现心肌改变。指南推荐CHADS2及CHA2DS2-VASC评分用于房颤的血栓栓塞风险评估。同时,ESC指南推荐HAS-BLED评分用于房颤患者出血风险的评估,基于房颤和出血风险应尽量选择房颤和出血风险均更低的BTK抑制剂用于CLL患者的治疗。

根据CLL患者房颤管理的一般原则,若患者发生房颤的不良反应,应进行心内科会诊或参考相关指南进行治疗,做好治疗前充分的评估和治疗中密切的检测。在房颤得到充分控制后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评分和检查的结果,评估患者是否可继续治疗。若继续治疗,推荐剂量减半重新开始用药。若患者CHA2DS2-VASC评分0~1分无需抗凝治疗,可继续使用伊布替尼,同时应密切监测心电图和房颤相关指标;若评分≥2分,推荐进行抗凝治疗,伊布替尼停药,根据房颤控制情况择期从半量开始恢复使用。肿瘤患者自身即为血栓高发人群,淋巴瘤、骨髓瘤中血栓风险较其他肿瘤更高,接受激素或免疫调节药物后血栓风险进一步升高,此时既需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iqoas.com/jbby/14097.html

热点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多发性骨髓瘤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