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多发性骨髓瘤 >> 临床表现 >> 正文

干细胞的最新发现,或可挽救12亿CKD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2-6-10 11:22:36

全文字,预计阅读时间4min。

慢性肾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的一种不可逆疾病,其诱发因素有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免疫失调、心血管疾病、外伤、手术等。

当前我国慢性肾脏病患者数量超过1.2亿,总体现状为“三高一低”: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医疗消费,以及公众的低认知。

慢性肾病的进一步发展就是尿毒症,相关数据显示,预测到年,慢性肾病将成为全球第五位的致病死因。

慢性肾脏病偏好哪些人群

之前的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病因以原发性或继发性肾小球肾炎为主。而现在以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基础疾病人群为主。

慢性肾病尤其偏爱以下8类人群:

#01

老年人

长期的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

#02

#03

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

有肾脏家族史的个体,如多囊肾

#04

#05

有过急性肾脏病的个体,比如急性肾炎

长期痛风、高尿酸血症患者

#06

#07

长期应用某些肾毒性药物者;

肿瘤患者,比如多发性骨髓瘤。

#08

因为肾脏具有强大的代偿能力,在功能受损早期大多数患者都没有症状,需要通过定期检查肾脏相关的指标,以早期发现。

慢性肾脏病患者有什么症状和表现

慢性肾脏病的早期通常无临床症状。

更多表现为各种基础性病变,例如高血压、糖尿病、尿白蛋白量增高、尿沉渣异常等。此时容易被忽视而延误干预。

后期可出现:

那么,对这沉默杀手现是否可以治愈?有哪些治疗的方式?效果如何?

透析、肾移植治疗的局限性

作为一种不可逆的肾脏损伤,大部分肾病患者需要长期依赖和接受药物治疗来控制和延缓病情,多数肾损伤患者易进展为慢性甚至急性肾功能衰竭,在我国,每位尿毒症患者的治疗费用达到了8-10万/年,是所有疾病平均费用的13倍。

对于衰竭期和尿毒症期的患者而言,目前治疗方法包括维持性透析治疗和肾脏移。但这两种方法也都各有局限性。

透析治疗并不能修复损伤的肾脏组织,无法恢复原有的肾脏功能,这也是导致目前慢性肾脏病高死亡率的一个重要原因。

肾脏移植不但对配型要求高,存在免疫排斥风险,且供体难寻,高额的手术费也是一大弊端。

干细胞,成为CKD的新希望

幸运的是,随着再生医学的发展,静脉输注间充质干细胞(MSCs)为治疗慢性肾病带来新的希望,该方式可改善、延缓甚至逆转慢性肾衰竭的病情发展。

干细胞进入人体后,在“迁徙”和“归巢”的诱导作用下,对受损的肾脏细胞进行修复。

干细胞作用机制1

干细胞根据周围微环境分化成新生的肾脏功能细胞,并“唤醒”自身肾脏细胞“再生”,加速肾脏功能的恢复和再生;

2

干细胞旁分泌功能支持干细胞分泌生长因子、细胞因子、调节肽、细胞信号分子等生物活性因子,可在血管生成、肾脏保护中起积极作用,调节肾脏微环境;

3

干细胞归巢特性可调节免疫,发挥抗炎机制,减轻肾脏组织内炎症反应,完成病理状态下的修复,保护肾功能。

结语

年至年,我国中央财政经费拨款支持干细胞临床研究涉及重症急性肾损伤等多种疾病,《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糖尿病肾病》、《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多中心临床研究》均已进入了临床试验阶段。

目前,大量实验数据为干细胞治疗慢性肾病的临床试验提供了理论基础,也证实了干细胞治疗慢性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传统方法治疗肾病的结果尚不尽人意,干细胞技术凭着它强大的免疫抑制效果、抗炎特性和分化潜能等,成为了慢性肾病的热点研究方向,相信未来会取得更大的突破,让更多患者受益。

END分享收藏点赞在看分享收藏点赞在喜欢就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iqoas.com/lcbx/15441.html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多发性骨髓瘤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