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多发性骨髓瘤 >> 疾病病因 >> 正文

瑞金医院这个团队荣获交大校长奖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3-2-2 10:15:39
白癜风是怎样引起的 http://m.39.net/baidianfeng/a_7238488.html
    

校长奖

近日,医院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上海)团队荣获年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奖“。

创新转化,守护生命

转化医学团队在建设规模化、集成化转化医学研究平台的基础上,以服务患者为宗旨,以解决临床问题为导向,以科技创新转化为核心,围绕血液肿瘤、代谢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多学科和多中心协同创新,积极推动疾病创新诊疗,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开拓创新,

开启肿瘤转化医学研究与靶向治疗先河

20世纪80年代,王振义教授在国际首创应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90年代陈竺、陈赛娟教授团队运用atra联合三氧化二砷协同靶向治疗apl,使病人五年生存率逾90%,成为第一个可基本治愈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挽救了国内外成千上万白血病患者的生命,奠定了在转化医学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

近年来,大设施血液团队进一步优化apl治疗方案,发起的apl试验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基于atra联合砷剂方案治疗apl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的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对低、中、高危患者采用不同强度的治疗方案,既保证了疗效,又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化疗药物带来的严重不良反应。临床研究结果证明了砷剂替代或减少化疗的分层减毒治疗策略,不仅有助于提高治疗耐受性和依从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而且显著降低治疗费用,具有社会学和经济学效益。同时,团队先行先试,积极探索疾病精准诊疗新策略,提高治疗有效率和生存率,产学研合作在血液肿瘤免疫治疗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与西安交通大学等合作,应用新型bcma抗原的car-t细胞对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开展临床试验,取得重要进展,两年os为63.5%,pfs53.3%。研究结果年在pnas期刊发表,收到众多国际同行的引用。已获得我国cfda第一个car-t的临床试验批文,目前已完成国际多中心ii期试验;与复星凯特合作牵头中国首例淋巴瘤car-t注册多中心临床研究,年3月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纳入优先审评,成为我国首个批准上市的car-t细胞治疗类产品;年6月,国内首例患者在医院接受治疗,并得到完全缓解。

二、智慧赋能,

发挥强大的科技支撑作用

大设施代谢性疾病和心血管临床团队积极建设基于互联网、无线通信与云计算平台等新技术的慢病监测网络系统和新型检测技术平台,开发新一代人工智能监测和检测产品,创建基于多维度、多组学、动态的新型慢病大数据信息库,并对数据进行智能化分析和疾病风险评估,实现肿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心梗等疾病的早期预测、预警和预防诊断和评估,并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智慧化、精准化健康管理及后续医疗服务。

建成全球最大人体代谢舱

代谢性疾病团队在国际上建立了首个整合生理、行为的人类生存模拟舱体系(代谢仓群)。通过建立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捕捉分析技术;气体空间瞬时混匀技术;气流精密定向控制技术;动态生理数据、行为数据、环境数据高精度秒级别整合技术等,完成了代谢舱的数字化升级,建立了九个数字代谢舱,成为了全球最大、测量最精准、掌握核心技术的人体代谢精细测量代谢舱群。这项首创的九舱联动测试法,突破舱体高精度校准瓶颈,确保了舱体的绝对测量精确度。此外,团队发起对极端条件的代谢测量攻关,测试范围覆盖5-40度的温度控制,-k的色温控制、0-米模拟海拔的低氧控制,均为世界首创,从而解决了各种环境真实世界的代谢测量难难题,并已全面应用于临床。

目前,医院人体代谢舱已开展了肥胖、糖尿病、甲亢、库欣综合征、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相关临床研究十余项,年均入舱患者余人次。包括探究新型药物对糖尿病治疗的效果;从人体代谢表征变化探寻代谢性疾病的潜在或最优治疗方案;深入挖掘饮食、运动、环境与肥胖的关联……通过测定人体动态代谢率,增重减肥、改善血糖血压等目标都有望得以实现。

高血压控制率提高到50%

自主研发,全国首创,高度信息化智慧血压检测平台,以及全方位,多模态,无创伤血压监测和靶器官损害检查平台。基于“互联网+”的远程血压随访管理模式,高血压转化医学病房在建设时强化了ihec智慧化高血压管理诊疗中心的使用,为临床医生及患者提供了一个创新型血压管理平台。

勇挑抗疫科技攻关重任

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关键时期,与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在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及病人临床特征研究方面紧密合作,相关研究成果在nature期刊发表。

医院合作开展了covid-19临床特征与疾病发展规律的研究,对确诊的99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进行总结和分析,研究成果在lancet期刊发表。

与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紧密合作,开展恢复期血浆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研究。研究成果在pnas杂志发表。

与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合作,开展了新冠病毒持续无症状感染者和潜伏期无症状感染者的免疫学特征的研究,研究成果在cellresearch期刊发表。

三、开放共享,

促生物医药创新产业发展

作为国家级转化医学平台,大设施以开放共享为己任,服务长三角,辐射全国。截至年9月底,瑞金基地支撑了6项重大开放课题研究,服务了余项自由申请的科研项目,开放率超过85%。同时,大设施注重为产业创新发展服务,先后为诺和诺德、以岭药业、山东良福制药等企业研发提供支撑。大设施平台在nature,lancet,cancercell,cellresearch,blood,genomebiology,pnas等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46篇,申请/协助申请9项新技术/专利。

大医精诚?坚守生命至上之本

科技赋能?助推医学转化之路

大国重器?成就民族复兴之梦

祝贺

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上海)

临床团队

供稿:精神文明办

    

上观号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iqoas.com/jbby/159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多发性骨髓瘤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