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7岁,00年1月爬楼梯时不慎摔倒,伤及左上臂,骨科查X线示左肱骨中下段骨折。给予左上肢支具固定,药物止痛等对症处理,1周后出院。
但是,出院后患者感左上肢疼痛、肿胀不适,较前加重,并逐渐出现上腹部胀满、嗳气,全身乏力、活动后胸闷憋气,夜间盗汗等症状。
01年1月门诊查腹部核磁示:
1.胰头区(3.6*3.cm)、右侧腰大肌旁、右肺、部分肋骨、椎体及附件、左侧盆部多发异常强化灶,恶性肿瘤可能性大;
.左侧腋下多发增大淋巴结,性质待定;
3.左上臂异常信号。
之后就诊于血液科门诊行骨髓穿刺细胞学检查示增生活跃,片中可见骨髓瘤细胞约占11%,并完善其他相关检查。
最终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MM)。
前期给予硼替佐米为主的方案治疗,效果不明显,改用CD38单抗治疗,现已完成15剂达雷妥尤单抗治疗。
01年1月,治疗前:
01年5月,治疗中:
01年8月,CD38单抗治疗后:
为何MM容易误诊、漏诊?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MM)是血液科常见疾病,其主要特征是恶性增生的浆细胞侵犯骨髓引起溶骨性病变、贫血和免疫球蛋白异常。
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表现常有骨骼损害,骨痛为主要症状,常有病理性骨折可能。
常见的相关影像学检查中,有骨病变X线表现:
①溶骨性损害
②病理性骨折
③骨质疏松
因此极易发生漏诊或误诊为骨折。
如何减少漏诊?除骨病外,多发性骨髓瘤还有贫血、肾功能损害、神经系统损害、高钙血症、感染、淀粉样变性等其他主要临床表现。
图片来自用药助手App
还可通过多发性骨髓瘤的常规相关检查进行鉴别诊断。
诊断MM需要的常规检查包括
血象:多为正常细胞正常色素性贫血;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正常或减少。
骨髓:骨髓中浆细胞异常增生。
血M蛋白鉴定:血清中出现M蛋白是MM的突出特点。
尿液检查:尿常规可出现蛋白尿、血尿、管型尿。4小时尿轻链、尿免疫固定电泳检测。约半数病人尿中出现本周蛋白。
血液学检查:骨质破坏,出现高钙血症(其实临床中并不多见);肾功能不全时血磷可升高;溶骨改变,血清碱性磷酸酶正常或轻度升高;血清β-微球蛋白可升高;肌酐和尿素氮在伴有肾功能减退时可升高;约95%患者血清总蛋白超过正常,球蛋白增多,白蛋白常常减少。
让我们回到病例的相关检查:血常规球蛋白免疫球蛋白免疫固定电泳血常规并无特异性,但在生化检查中可见球蛋白增高。血清总蛋白(主要是球蛋白增高)及球蛋白增高的机制中,包括M球蛋白血症。M球蛋白血症一般为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高。如表所示:
总结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表现多样,辅助检查异常项目较多,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临床资料中辨别出该病?个人经验是简化临床思路。
多发性骨髓瘤疾病诊断去繁就简检查路径:
骨髓穿刺检查及免疫固定电泳是重要的确诊依据,但发现疾病痕迹需要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iqoas.com/jbby/15234.html
简要病例患者女,7岁,00年1月爬楼梯时不慎摔倒,伤及左上臂,骨科查X线[详细]
我们养殖花草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他能够健康的生长,在适当的时候能够开花。我相[详细]
简要病例患者女,7岁,00年1月爬楼梯时不慎摔倒,伤及左上臂,骨科查X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