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多发性骨髓瘤 >> 疾病病因 >> 正文

风口上的MRD到底是什么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9-1 11:13:30

年3月6日,第18届中国肺癌高峰论坛于广州召开,会议主题聚焦于肺癌MRD,本次会议亦达成了我国首个《肺癌MRD的检测和临床应用共识》。MRD是一个术语,在治疗血液肿瘤(例如白血病,淋巴瘤或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时经常使用,目前也逐步扩大到实体瘤领域,本篇将系统的介绍关于MRD的检测及应用情况。

一、什么是MRD?

MRD其实有双重含义,即:

⑴minimalresidualdisease,MRD,微小残留病灶:治疗后仍存在于患者体内、但影像学方法无法检出的残留肿瘤细胞或者微小病灶,属于肿瘤进展的隐匿阶段。残留的癌细胞数量可能很少,暂时不会引起任何体征或症状,但它们可能导致未来肿瘤的进展或复发转移;

⑵molecularresidualdisease,MRD,分子残留病灶:指的是经过治疗后,传统影像学(包括PET/CT)或实验室方法不能发现,但通过液体活检发现的癌来源分子异常,代表着肺癌的持续存在和临床进展可能,其中分子异常指的是外周血可稳定检出丰度≥0.02%的ctDNA,包括肺癌驱动基因或其他的I/II类基因变异;

这两个概念并无本质的区别,两者都是为了检测治疗后残留的肿瘤细胞,可以作为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来对待,但是两者对于检测的方法学有着不同的规定。

二、MRD检测的技术方法

从共识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分子残留病灶MRD专指ctDNA,也就是将检测范围固定在了基因层面,那么可采取的技术主要为测序。而微小残留病灶MRD则没有类似的限定,从细胞水平、基因水平、甚至高精度影像学水平都是可以的,自然所涉及的技术平台就很多,以多发性骨髓瘤为例微小残留病灶MRD的检测方法有:

⑴流式细胞术(FC/MFC/NGF):在最近的临床试验中(PETHEMA/GEMMAIN试验)采用流式细胞术可以在99.6%的患者样本(骨髓抽样)中检测到MRD;

⑵高通量测序(NGS):可以在90%的患者样本(骨髓抽样)中检测到MRD,FDA已经批准了一款基于NGS的检测:ClonoSeq?(AdaptiveBiotechnologies公司);

⑶聚合酶链式反应(PCR/ASO-PCR):检测比较繁琐,在临床试验中较少使用;

⑷影像学(PET-CT):在骨髓抽样无法获得或者是髓外造血疾病中可以采用影像学,但是影像学在骨髓样本已经检测到MRD阳性的患者中只有35-89%的患者可以检测到。即便如此,联合影像学和骨髓样本MRD检测可以更准确评估病情:例如CASSIOPET试验中,PET-CT阴性且骨髓样本MRD阴性的患者生存期最长,比单独骨髓样本MRD阴性的患者的生存期显著延长。

目前在临床试验中采用较多的方法学是流式细胞术和高通量测序,并且在骨髓抽样的样本下两种方法学的一致性达到83.5%,因此基于肿瘤的细胞层面和基因层面的MRD-1检测方法都是理想的检测方法,特别是在搭配影像学使用的情况下。至于MRD-2的检测,即分子残留病灶MRD的检测只是局限在基因层面。

三、MRD检测的样本

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MRD检测中,一般基于骨髓抽样,但是由于骨髓抽样难度大且影响因素多,因此近几年随着液体活检的兴起,基于外周血样本的MRD检测凭借其无创、可连续性的特点引起了大量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iqoas.com/jbby/14355.html

热点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多发性骨髓瘤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