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分享淋巴瘤治疗指南更新及前沿进展,提高淋巴瘤规范化诊治水平,“大咖淋距离”淋巴瘤微课堂正式启动。第四十九期微课堂医院冯继锋教授,医院吴剑秋教授、新疆医院闻淑娟教授、温州医院叶海格教授共同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治疗现状。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治疗现状
吴剑秋教授
“淋”听吴教授说
DLBCL治疗现状及未满足需求
DLBCL是成人最常见的淋巴瘤亚型,中老年是DLBCL的高发人群,男性患者多于女性,临床过程呈侵袭性,患者表现为单个淋巴结或结外病灶出现迅速长大的局限性肿块。DLBCL主要原发于淋巴结内,约30~40%的患者首发于结外,一般呈局限性病灶,后期可累及骨髓及血液。约1/3的患者有全身症状,包括发热、盗汗、体重减轻等。DLBCL在全球NHL中比例最高,约占每年新诊断NHL病例的32.6%,全球淋巴瘤负担的40%。中国DLBCL在NHL中所占比例更高,可达38%,其中DLBCL占B细胞淋巴瘤的54%。
目前DLBCL的治疗采用标准R-CHOP方案,但利妥昔单抗时代仍有40%患者无法治愈。无法治愈患者多为特殊亚型DLBCL,常伴有不良预后因素,其中临床因素包括高IPI评分、高龄、中枢侵犯、结外受累等,生物学因素包括MYC、BCL2、BCL6双打击/双表达、non-GCB/ABC亚型等。R-CHOP+X如贝伐珠单抗、硼替佐米、伊布替尼、来那度胺等进行了很多探索,但仍未能超越R-CHOP的一线治疗地位。R-CHOP一线治疗地位至今仍未被超越的原因为DLBCL异质性很高,其中不同部位起病、不同IPI评分、不同细胞起源、不同生物标志物均会影响预后。
BTK在DLBCL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BTK抑制剂的应用探索
伊布替尼/泽布替尼等BTK抑制剂在DLBCL中进行了一系列探索。BCR信号通路在DLBCL发病机制中至关重要,抗原依赖性BCR信号传导参与多个下游通路包括NF-κB通路、PI3K/AKT/mTOR通路、NFAT通路、MAPK/ERK通路,促进B细胞存活。TonicBCR信号传导触发PI3K/AKT通路的激活,同时促进细胞存活。ABCDLBCL细胞的存活依赖于BCR信号通路,而GCBDLBCL细胞表面缺乏固定BCR集群,提示缺少慢性活化的BCR信号传导,BTK抑制剂作用效果可能不佳。
伊布替尼单药治疗复发难治性DLBCL的1/2期前瞻性、开放标签、非随机临床研究显示伊布替尼治疗DLBCL取得了不错的效果,ORR为25%,其中ABC亚型ORR达到37%,GCB亚型ORR仅5%。泽布替尼单药治疗NHL的疗效及安全性试验中,26例DLBCL患者中位随访5.1个月,ORR31%,疗效与伊布替尼治疗数据相近。BTK抑制剂单药治疗疗效有限,因此需要精准选择对BTK抑制剂有效的特殊亚型DLBCL患者。
聚焦特殊亚型,BTK抑制剂治疗DLBCL的优势人群
CNS侵犯的DLBCL患者预后极差,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一线治疗预后不佳,约50%患者在1年内进展或死亡,中位OS不到2年;荟萃分析显示,总体CNS复发率为4.7%,继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SCNSL)是DLBCL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预后极差,中位OS仅3.9个月。由于血脑屏障/血睾屏障的存在,常规免疫化疗难以渗透,疗效较差。治疗原发性或继发性CNS侵犯的药物疗效取决于其通过血脑屏障后在大脑中的分布,仅亲脂性分子能被动扩散轻易穿过BBB,常规免疫化疗如利妥昔单抗属于单克隆抗体,分子量较大,难以穿透血脑屏障,故无法发挥全部疗效。多中心回顾分析显示,BTKi治疗PCNSL/SCNSL显示出疗效。在所有患者中ORR为69%,CR为63%,两名患者接受伊布替尼联合一线治疗后均达到CR,PCNSL患者ORR为50%,SCNSL患者为88%。因此这类药物在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中疗效值得期待。一项II期回顾性研究探索了BTK抑制剂单药治疗复发/难治性PCNSL或原发性玻璃体视网膜淋巴瘤患者疗效,结果显示44例可评估患者中,伊布替尼治疗2个月后的疾病控制率达70%,ORR59%,中位随访25.7个月,中位PFS4.8个月,中位OS19.2个月。一项Ib期BTKi联合免疫化疗治疗CNSL的研究显示,中位随访19.7个月,中位PFS为9.2个月,较前有显著提升。新一代BTKiTirabrutinib单药治疗R/RPCNSL的1/2期研究显示,该药安全性可控,中心评估ORR高达63.6%,因此日本已批准该药上市用于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MCD亚型DLBCL依赖B细胞受体信号的长期激活,适合应用BTKi治疗,因为MCD亚型特征包括CD79B突变、活性升高、CD79A活性升高、BTKi活性显著升高及MYD88突变、活性升高。原发结外淋巴瘤中MCD亚型患者比例较高,MYC88LP和CD79B双突变频发,在原发CNSDLBCL中占37%,原发皮肤DLBCL(腿型)中占47%,原发血管内DLBCL中占20%,原发乳腺DLBCL中占21.1%,原发睾丸DLBCL中占64.3%,因此这类人群是潜在BTK抑制剂治疗获益人群。伊布替尼治疗CD79B和MYD88均突变(MCD亚型)的DLBCL患者缓解率显著升高,达80%;四项泽布替尼治疗R/Rnon-GCBDLBCL患者研究的对比分析发现,相较无CD79B突变的患者,伴CD79B突变的non-GCBDLBCL患者的ORR升高近1倍,由26.9%提升至60%。
DLBCL中MYC/BCL2双表达的患者占比约为20~45%,双表达DLBCL患者预后较差,5年OS和PFS仅为30%和27%,常规免疫化疗疗效不佳。BTKi+R-CHOP治疗DLBCL的Phoenix研究发现,安慰剂+R-CHOP组中,MYC及BCL2高表达的患者预后更差,伊布替尼+R-CHOP组中,MYC及BCL2高表达的患者EFS与低表达患者无显著差异,说明一定程度上BTKi可以克服双表达患者的不良预后因素。然而,伊布替尼+R-CHOP方案与安慰剂组OS无显著差异,在年龄<60岁的患者中,伊布替尼+R-CHOP组的EFS和OS均显著改善。该数据提示伊布替尼+R-CHOP方案可使MYC高表达+BCL2高表达的淋巴瘤患者获益,但仍需进一步研究。泽布替尼治疗双表达DLBCL的汇总分析也显示,相较无双表达患者,MYC和BCL2双表达的DLBCL患者ORR更高,分别为29%和61%。
总而言之,CNS侵犯的DLBCL患者生存期短,同时血脑屏障的存在限制了免疫化疗的疗效,BTK抑制剂单药或联合治疗有效率高达50~90%,泽布替尼可以透过血脑屏障,且脱靶效应低;睾丸、皮肤等结外受累DLBCL预后不佳,且MCD亚型比例高,MCD亚型DLBCL依赖B细胞受体信号的长期激活,适合BTK抑制剂治疗,泽布替尼是新一代BTK抑制剂,单药或利妥昔单抗治疗CD79B突变患者的ORR高达60%;双表达DLBCL患者预后较差,5年OS仅27%,BTK抑制剂联合R-CHOP能够显著提高双表达患者的EFS。泽布替尼是新一代BTK抑制剂,单药或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CD79B突变患者的ORR高达61%。三种特殊类型DLBCL选择新型BTK抑制剂均可改善患者预后。
总结
BTKi时代下免疫化疗下仍有40%的DLBCL患者无法治愈,R-CHOP+X方案仍未能超越R-CHOP的一线治疗地位。BCR信号通路在DLBCL发病机制中至关重要,BTK抑制剂治疗DLBCL具有理论基础,并得到多项临床研究支持,更多联合用药方案正在探索。聚焦3种特殊亚型DLBCL,BTK抑制剂治疗能够带来获益,单药或联合免疫化疗缓解率高且生存结局良好,为进一步探索“BTKiclass”提供了依据。新一代强效BTK抑制剂泽布替尼在多个亚型的B细胞淋巴瘤中均显示更强的疗效和更佳的安全性,作为小分子药物可透过血脑屏障和血睾屏障,具有潜在治疗前景,在DLBCL领域值得期待。
讨论环节
(闻淑娟教授新疆医院)
关于双表达DLBCL目前有剂量调强的R-EPOCH方案、R-CHOP+BTK抑制剂、R2-CHOP及R-CHOP+西达本胺等方案,在选择治疗方案时有无倾向或依据?对于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能否通过二代测序帮助进行一线治疗药物选择?
(叶海格教授温州医院)
ROBUST研究虽为阴性结果,但看到了IPI>3分的患者中生存获益的趋势,PHOENIX研究也可见年轻患者和双表达患者的获益。实际上一部分GCB亚型的患者也可能从BTKi联用中获益,因为可能属于BN2亚型。本中心使用ZR2方案治疗GCB亚型患者有效,也可克服TP53突变的不良预后。泽布替尼能否逆转PHOENIX研究结果值得期待,泽布替尼中枢渗透率约为3%,对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疗效也值得肯定。请问对双打击淋巴瘤通常采取怎样的治疗策略?高危患者是否需要一线时进行自体移植巩固?
(吴剑秋教授医院)
目前在没有临床试验时,本中心对双表达DLBCL患者首选R-EPOCH方案,因为PHOENIX研究显示BTKi+R-CHOP方案用于一线治疗结果为阴性,仅在60岁以下人群中可有OS获益,因此用于一线治疗的证据仍不足;R2-CHOP方案的ROBUST研究也是阴性结果,仅对MYC重排的患者获益,而双表达患者无获益,因此不能作为一线首选。但在复发难治患者中,三种方案均可选择。R-CHOP+西达本胺的研究正在进行中,目前可应用于临床一线,但需要注意安全性。尚无充足证据表明二代测序可指导一线治疗,因为二代测序获得的信息有很多混杂因素。
本中心对双打击淋巴瘤通常采用强化的R-EPOCH方案,双打击淋巴瘤患者检测比例较低,很多患者复发难治,通常诊断时IPI超过3分,此时我们推荐先一线化疗,然后3分以上高危的患者可进行自体移植,IPI4~5分、体质较差的患者则不适合移植;若无法移植,可使用BTK抑制剂或来那度胺进行维持治疗。我们主张3分以上适合移植的患者进行移植,60岁以上患者进行维持治疗,目前移植的地位至少在复发难治患者中还无法替代。CAR-T治疗费用较高,成熟度不足,治疗双打击淋巴瘤复发仍难以避免。
大会总结
(冯继锋教授医院)
本次大咖淋距离讨论了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现状。吴剑秋教授分享了BTK抑制剂治疗特殊类型DLBCL的经验,闻淑娟教授和叶海格教授结合临床工作经验对双打击、双表达的高危DLBCL治疗方案进行了深入探讨。DLBCL的治疗要求精准诊断,设计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感谢线上各位同道的参与,感谢公司为我们提供的学习交流平台,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下期预告
微课堂-大咖“淋”距离第五十期
专家简介
蔡真教授
医学博士、浙江大学特聘医师、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多发性骨髓瘤治疗中心主任、血液科、骨髓移植中心副主任
浙江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
浙江省免疫学会血液免疫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浙江省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浙江省抗癌协会血液淋巴肿瘤分会候任主委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兼多发性骨髓瘤学组副组长
国际骨髓瘤工作组(IMWG)成员
中国多发性骨髓瘤工作组(CMWG)委员
中国慢淋协作组成员
《AmericanJournalofBloodResearch》编委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
庄静丽教授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年于原上海医科大学获得内科学(血液病学)医学博士学位,从事血液临床工作20余年,擅长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等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治。黄海雯教授
教授、主任医师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淋巴细胞疾病学组委员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淋巴血液学组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委会淋巴瘤学组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工作组成员
江苏省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江苏省淋巴瘤联盟副主席
江苏省医学会血液学分会淋巴瘤骨髓瘤组委员
胡嘉升教授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福建省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委员
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病学分会委员
福建省医师协会血液内科分会造血干细胞移植学组委员
厦门医师协会委员
福建省抗淋巴瘤联盟第一届委员会委员
精彩回顾
大咖“淋”距离,与您相约每周二、周四中午12点,一起聊聊淋巴瘤那点事儿大咖“淋”距离,与您相约每周二、周四中午12点,一起聊聊淋巴瘤那点事儿大咖“淋”距离,与您相约每周二、周四中午12点,一起聊聊淋巴瘤那点事儿大咖“淋”距离,与您相约每周二、周四中午12点,一起聊聊淋巴瘤那点事儿大咖“淋”距离,与您相约每周二、周四中午12点,一起聊聊淋巴瘤那点事儿大咖“淋”距离,与您相约每周二、周四中午12点,一起聊聊淋巴瘤那点事儿大咖“淋”距离,与您相约每周二、周四中午12点,一起聊聊淋巴瘤那点事儿大咖“淋”距离,与您相约每周二、周四中午12点,一起聊聊淋巴瘤那点事儿大咖“淋”距离,与您相约每周二、周四中午12点,一起聊聊淋巴瘤那点事儿大咖“淋”距离,与您相约每周二、周四中午12点,一起聊聊淋巴瘤那点事儿大咖“淋”距离,与您相约每周二、周四中午12点,一起聊聊淋巴瘤那点事儿大咖“淋”距离,与您相约每周二、周四中午12点,一起聊聊淋巴瘤那点事儿大咖“淋”距离,与您相约每周二、周四中午12点,一起聊聊淋巴瘤那点事儿大咖“淋”距离,与您相约每周二、周四中午12点,一起聊聊淋巴瘤那点事儿
大咖“淋”距离,与您相约每周二、周四中午12点,一起聊聊淋巴瘤那点事儿match
大咖“淋”距离,与您相约每周二、周四中午12点,一起聊聊淋巴瘤那点事儿
大咖“淋”距离,与您相约每周二、周四中午12点,一起聊聊淋巴瘤那点事儿
大咖“淋”距离,与您相约每周二、周四中午12点,一起聊聊淋巴瘤那点事儿
大咖“淋”距离,与您相约每周二、周四中午12点,一起聊聊淋巴瘤那点事儿
大咖“淋”距离,与您相约每周二、周四中午12点,一起聊聊淋巴瘤那点事儿
大咖“淋”距离,与您相约每周二、周四中午12点,一起聊聊淋巴瘤那点事儿
大咖“淋”距离,与您相约每周二、周四中午12点,一起聊聊淋巴瘤那点事儿
大咖“淋”距离,与您相约每周二、周四中午12点,一起聊聊淋巴瘤那点事儿
大咖“淋”距离,与您相约每周二、周四中午12点,一起聊聊淋巴瘤那点事儿
大咖“淋”距离,与您相约每周二、周四中午12点,一起聊聊淋巴瘤那点事儿
大咖“淋”距离,与您相约每周二、周四中午12点,一起聊聊淋巴瘤那点事儿
大咖“淋”距离,与您相约每周二、周四中午12点,一起聊聊淋巴瘤那点事儿
大咖“淋”距离,与您相约每周二、周四中午12点,一起聊聊淋巴瘤那点事儿
大咖“淋”距离,与您相约每周二、周四中午12点,一起聊聊淋巴瘤那点事儿
大咖“淋”距离,与您相约每周二、周四中午12点,一起聊聊淋巴瘤那点事儿
大咖“淋”距离,与您相约每周二、周四中午12点,一起聊聊淋巴瘤那点事儿
大咖“淋”距离,与您相约每周二、周四中午12点,一起聊聊淋巴瘤那点事儿
大咖“淋”距离,与您相约每周二、周四中午12点,一起聊聊淋巴瘤那点事儿
大咖“淋”距离,与您相约每周二、周四中午12点,一起聊聊淋巴瘤那点事儿
大咖“淋”距离,与您相约每周二、周四中午12点,一起聊聊淋巴瘤那点事儿
大咖“淋”距离,与您相约每周二、周四中午12点,一起聊聊淋巴瘤那点事儿
大咖“淋”距离,与您相约每周二、周四中午12点,一起聊聊淋巴瘤那点事儿
大咖“淋”距离,与您相约每周二、周四中午12点,一起聊聊淋巴瘤那点事儿
大咖“淋”距离,与您相约每周二、周四中午12点,一起聊聊淋巴瘤那点事儿
大咖“淋”距离,与您相约每周二、周四中午12点,一起聊聊淋巴瘤那点事儿
大咖“淋”距离,与您相约每周二、周四中午12点,一起聊聊淋巴瘤那点事儿
大咖“淋”距离,与您相约周四中午12点,一起聊聊淋巴瘤那点事儿
大咖“淋”距离,与您相约周三中午12点,一起聊聊淋巴瘤那点事儿
大咖“淋”距离,与您相约周三中午12点,一起聊聊淋巴瘤那点事儿
大咖“淋”距离,与您相约每周四中午12点,一起聊聊淋巴瘤那点事儿
大咖“淋”距离,与您相约每周四中午12点,一起聊聊淋巴瘤那点事儿
大咖“淋”距离,与您相约每周四中午12点,一起聊聊淋巴瘤那点事儿
大咖“淋”距离,与您相约每周四中午12点,一起聊聊淋巴瘤那点事儿
大咖“淋”距离,与您相约每周四中午12点,一起聊聊淋巴瘤那点事儿
大咖“淋”距离,与您相约每周四中午12点,一起聊聊淋巴瘤那点事儿
大咖“淋”距离,与您相约每周四中午12点,一起聊聊淋巴瘤那点事儿
荟萃名家,聚焦临床
欢迎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iqoas.com/jbby/13958.html
白癜风的早期图片 https://m-mip.39.net/z[详细]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饮食应该注意什么? 多发性骨髓瘤是浆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详细]
白癜风的早期图片 https://m-mip.39.net/z[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