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多发性骨髓瘤 >> 临床表现 >> 正文

神仙打架BCMAADC退市,抗体药vs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5/4/4 11:19:04
白癜风症状 http://www.bdfyy999.com/

11月22日,葛兰素史克(GSK)宣布,决定将BCMA靶向ADC药物Blenrep撤出美国市场。

Blenrep是首款FDA批准上市的BCMA靶向药物,已上市两年,最初被批准用于RRMM的五线及以上治疗。

此次撤市的原因在于一项III期临床研究未达到无进展生存期(PFS)终点,Blenrep未能将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MM)患者的PFS延长至标准治疗水平。

Blenrep也是一款曾受到备受瞩目的产品,但是BCMAADC的退市也在意料之中。一方面,Blenrep针对血液瘤的末线疗法,患者人数有限。去年该药销售额仅1.22亿美元,远远低于公司预期。

另一方面,Blenrep上市后,BCMA领域很快就迎来了CAR-T和双抗的上市:包括BMS/蓝鸟Abecma、传奇生物CAR-T产品Carvykti、强生/杨森的BCMA/CD双抗Tecvayli。虽然适应症均是4或5线治疗RRMM,但后来者被认为具有更好的疗效。

抗体药vs.CAR-T技术优劣势和临床表现

每种BCMA靶向治疗方式都有潜在的优势和局限性。

就安全性和疗效来看,目前已上市疗法中,CAR-T疗效较高,抗体药则安全性较好。对于蛋白酶体抑制剂、免疫调节剂和抗CD8单克隆抗体三种疗法难治的RRMM,Tecvayli的ORR达到6%,而Blenrep的ORR只有2%;CAR-T疗法中,Abecma的ORR为7%,Carvykti为97%。

表1.部分BCMA双抗和ADC的疗效和安全性数据

来源:Leukemia

双特异性抗体是一种“现货型”疗法,可供患者立即开始治疗,并且不依赖于对患者细胞的离体操作。而其半衰期相对较短,需要连续的门诊静脉输注,但较短的半衰期会带来更高的安全性,CRS风险更小。

与CAR-T细胞疗法不同,双抗本身不扩增,而是通过诱导表达抗原的T细胞的扩增起作用。双抗在体内的T细胞扩增可能比CAR-T低几个数量级。而由于恶性肿瘤的消退需要T细胞在较长时间内持续发挥作用,因此可能导致双抗持久性较低。这一点上,ADC也与双抗相似。

毒性方面,CAR-T更容易发生CRS和神经系统毒性。双抗、ADC药物如果采用联用方案,能够进一步提升疗效,但安全性风险也会进一步增加。

表2.部分CAR-T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数据

来源:Leukemia

CAR-T疗法最主要还是在生产、制备周期上的受限。CAR-T疗法需要患者等待至少4周以制备完成,这可能导致10-15%的患者脱落,一些患者疾病迅速进展。相比而言,双抗作为“现货型”产品,虽然需要重复给药,但治疗大约1个月后就能实现骨髓瘤的快速缓解。因此,双抗也具有便利性和可及性上的优势。

表.CAR-T与双抗的差异

SUMMARY小结

如今的生物制药行业,前沿技术百花齐放,正处在一个快速变化时代。不仅是同类药物的竞争,也是不同技术路径的交锋。

从适应症上看,双抗和CAR-T疗法的重合率相当高。一些临床上的双抗疗法已展现出强劲的效果,或许预示着双抗有能力在疗效层面冲击CAR-T疗法。

成熟的靶点和技术往往总会迎来制药巨头激烈竞争的一个节点,在BCMA靶点之前,还有CD19。有文章得出了双抗优于CAR-T的结论。

表.CD19CAR-T与双抗的对比

不过抗体药、CAR-T的未来很难下定论,两种技术仍有很大的潜力去挖掘。针对各自的局限性,新的治疗策略正在不断突破,包括半衰期延长的BCMA双抗、通用型CAR-T、安全性提升的“开关型”CAR-T等。

表4.半衰期延长的BCMA双抗

来源:Leukemia

推荐阅读:除了北恒生物,“通用型”CAR-T细胞疗法还有哪些“新星”

虽然赛道的竞争很残酷,但可以看到的也是不断提升的疗效和安全性。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多发性骨髓瘤等疾病的治疗可以成为类似于慢性疾病的管理,甚至最终实现治愈。

推荐阅读:BCMA靶点全球研发进展,哪家biotech率先胜出?

参考资料:

B-cellmaturationantigen(BCMA)inmultiplemyeloma:rationalefortargetingandcurrenttherapeuticapproaches.DOI:10./s---z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iqoas.com/lcbx/17798.html
热点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多发性骨髓瘤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