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多发性骨髓瘤 >> 疾病治疗 >> 正文

豫健科普存骨量预防骨质疏松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3-4-23 12:58:55

你知道吗,骨头也会提前“变老”,甚至在人们没有察觉时,就已经“悄悄”开始了。骨头“变老”的主要表现就是骨量流失。

“缺骨量的后果很严重,临床上不乏类似案例,骨量缺失严重者咳嗽一声,肋骨就骨折了!”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河南省医师协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医师分会名誉会长汪艳芳直言,“还有人坐车过个减速带,腰椎颠成了压缩性骨折!他们都是因为骨量在不知不觉中流失,最后发展成了骨质疏松,导致骨头这般脆弱。”

那么骨质疏松有哪些表现?如何预防骨质疏松?同时怎样“存骨量”呢?汪艳芳给出以下建议。

只是腰疼也要警惕

需要警惕的是,骨质疏松最初的表现可能只是常见的腰疼,会被很多人误以为是腰肌劳损、过度劳累等。但慢慢会出现身高变矮、驼背、轻微的外伤即导致骨折(如磕碰、弯腰、甚至打喷嚏)等。

尤其是50岁以后的绝经女性,如果出现腰疼以及上述情况,就要高度警惕骨质疏松,同时建议绝经后女性,要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

发现骨质疏松后,仅仅补钙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补充维生素D来促进钙的吸收。严重者还需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利用药物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

摒弃加速骨量“丢失”的坏习惯

一些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如甲亢、甲旁亢、骨髓瘤、类风湿等)和药物(激素、抗精神病药物等),以及因骨折或神经系统疾病无法活动会引起骨质疏松外,这些常见的生活习惯也在加速骨量的“丢失”!

如体重过低,久坐、缺乏运动,不爱晒太阳,重口味,饮食过咸,吸烟、饮酒,缺乏钙和维生素D,饮用过多的咖啡、浓茶以及碳酸饮料等,饮食过于单一、营养失衡,如不喝牛奶、不吃绿叶蔬菜等,导致相关营养摄入不足。

这样做可以帮助身体“存骨量”

如果把骨骼健康比作银行,骨量就像“存款”,而且只有年轻时能“存钱”,等年纪大了再想补骨量就难上加难,可以说,过了中年就只能“花钱”。

人体的骨量在30~40岁时达到峰值,40岁以后骨质开始流失,一旦“余额”不足,就会逐渐发展成骨质疏松。

值得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iqoas.com/jbzl/165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多发性骨髓瘤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