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多发性骨髓瘤 >> 疾病诊断 >> 正文

夏季心脑血管多发期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16-7-1 13:31:19

夏季心脑血管多发期

心脑血管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泛指由于高脂血症、血液粘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所致使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产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逼人类,特别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疾病,具有高得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即便运用目前最先进、完善的医治手段,仍可有50以上的脑血管意外幸存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全球每一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1500万人,居各种死因首位。

来源:国医大师健康(ID:gydsys)

在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病发人数已超过了2.7亿人。它是所有疾病死亡缘由之首。除高的致死率之外,还有致残率,超过50以上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生活没法自理。

特别是在夏季,35℃以上高温天气,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明显上升!由于人体的生理机制,稍不注意,只要一个行动或动作,就可以让心脑血管瞬间崩溃!

所以夏天到了,我们要给心脑血管病患者提个醒,请注意身体变化,也可以应用中医的一些调养养生的方法,安然度过炎夏。

第一件事★不要猛然回头★颈动脉狭窄、斑块是检出率愈来愈高,同时也是愈来愈受重视的心脑血管病发基础之一。在血容量不足和血液粘稠度异常的夏季,这1危险因素更需重视。

颈动脉内不稳定的斑块一旦脱落,会给心脑血管造成重大打击,乃至引发脑梗、心梗,并有可能威逼生命。

所以,我们在生活中不要猛回头,或做颈部的推拿,以避免意外产生。四十岁以上、高血脂、血压不稳的人,对此要尤其注意。尤其是猛然回头这1动作,可能会成为令心脑血管崩溃的导火索。

第二件事★房颤要赶忙吃药★另一个容易构成致命栓子的因素就是心脏的房颤。临床视察发现,有相当多的中老年人不知道自己有房颤。

房颤容易构成血栓。血栓随着血液进入循环系统,会构成脑梗、肺栓塞等重大疾病,乃至可以引发猝死。

对房颤,最好医治用药为华法林,而不是人们所熟知的阿司匹林(用药请遵医嘱)。

第三件事★严格监测血糖,避免过低★临床视察发现,糖尿病人在夏季千万不要把血糖降得过低,否则患者反倒容易出现心绞痛、缺血性脑血管病。

中科白癜风医院全科医学病房教授单海燕提示,一般来说,夏季血糖最好控制在空腹6到8毫摩尔/升,饭后8到10毫摩尔/升之间。

第四件事★高温时避免冷热交替★由于夏季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对氧气和营养的需求量增加,心脏大脑血液供应减少,会加重缺血缺氧反应。

另外,人在高温状态下,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心率加快,冠状动脉收缩,心肌供氧量减少,这也会增加冠心病的发作。

另一方面,如果室内空调惟独过低,室内室外两种极端的温度变化会使身体很难短时间内进行调理,由于温差的急剧变化会引发人体血管不断收缩和舒张,直接致使血压变化,引发血液循环障碍,引发心梗或卒中。

因此,有心脑血管病史的老人应注意减少户外活动,多在室内休息,且午后最好能小睡1小时,以补充晚间睡眠的不足。

第五件事★起居有节,适时运动★中医认为,夏天应是中老年人“静养”的季节,不宜大量运动。

夏季的特点就是高温高湿,这两种情况就直接致使人的代谢增加、耗氧量增加。就算你是安静地坐在那,但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血液循环还是会加快并且身体的耗氧量也会随之增加。

一些本身就得了疾病的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就非常容易病发,特别是一些得了心脑疾病的患者,耗氧量的增加是直接致使疾病产生的第一个缘由。

另一方面,很多老年人由于夏季天亮得早,都愿意早起晨练。但据调查,70-80心脑血管疾病的产生都是在凌晨时,这段时间被认为是心脑血管病的好发时间,因此锻炼应尽可能避开这段时间。

第六件事★饮食平淡,保证水份充足★专家指出,血液粘稠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夏季一定要注意及时补水,这样才能避免血液变粘稠。

夏季人体活动量大,因此会随之流失大量的水份,但由于很多人都没有常常喝水的观念,就直接致使出现血液粘稠的情况。

尤其是晚上睡觉前和凌晨起床后应喝一杯水,如半夜醒来时也可适当进点水,此举可下降血液粘稠度,预防血栓形成,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突发的可能。

第七件事★配合食疗效果好★食疗为我国烹调1大特点,源远流长。我国很多天然药物药食同源,以药性与食性所具有的性质和功能,调剂人体阴阳平衡。

这里介绍几款夏季经常使用食疗方,供心脑血管病患者选用。

1.杏仁等坚果杏仁等坚果可预防血小板凝结。研究发现,即便每周只吃一次坚果,也能减少1/4患心脏病的风险,其中特别推荐杏仁。

用法:将杏仁磨成粉状,拌入沙拉、菜中,不但增加口感,也能充分吸收营养。

2.凉拌苦瓜丝苦瓜既可食用,又可作药用,有除邪气、解劳乏、祛热解暑、养血滋肝、润脾补肾的作用,夏日多吃点苦瓜,不但能解暑清心,还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用法:可将苦瓜切成丝,用沸水烫一下沥干,再加入虾米、麻油、盐、酱油、味精等调料,搅拌后即成一道佳肴。

3.莲心饮莲子性味苦寒,善清心火,沟通心肾,主治心烦头晕、心悸失眠等症,唯便溏者慎用。

用法:可取莲子心15个,放入杯中,沸水冲泡,代茶频饮。

第八件事★警惕以下症状★专家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了一些经验,特别是当出现以下的症状时,一定要警惕了:

双下肢出现没法消除的浮肿;

反复出现牙痛、牙周疾病;

年轻男性出现脱发;

皮肤出现黄色脂肪瘤;

突然出现头痛、眩晕、肢麻、胸痛、心悸或1过性晕厥等。

心脑血管病以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而臭名昭著,而我们都不希望自己和家人出现意外,所以,一定要时刻提示自己和家里人,阔别这些危险行动、警惕病发前的各种征象。

1.避免栓塞

血管尤其是冠状动脉冬季寒冷时容易收缩、痉挛,产生供血不足,并可能致使栓塞,要十分注意保暖。

2.患者晨练应注意的问题

由于睡眠时,人体各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活力不足,晨起时突然大幅度锻炼,神经兴奋性突然增高,极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冬季应当注意这个问题。

3.注意饮食习惯

由于长时间饮食习惯问题,饮食中脂类过量,醇类过量。同时又没有公道的运动增进脂类醇类的代谢,致使体内脂类醇类物资逐步增多;加上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分泌抗氧化物酶(例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能力减低,致使体内自由基水平升高,使血脂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氧化后沉积在血管壁,久之使毛细血管梗塞,随着时间的推移,脂类醇类物资容易和体内游离的矿物质离子结合,构成血栓。血栓容易在血管的拐角处,或瓶颈处堆积,钙化。同时血栓愈来愈多,使血管直径缩小。心脏为了保持足够的供血量,就增加血压,造成高血压疾病。如果血压太高,可能致使血管崩裂,因而产生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如果由于梗塞供血不足,即为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

4.控制血压和血脂是关键

(1)血压控制将血压控制在一个比较理想的范围内,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重中之重。资料表明,坚持长时间医治的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仅为不坚持医治者的1/10,也就是说,只要长时间坚持控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可下落90。

(2)血脂控制如果血脂过量,容易造成“血稠”,在血管壁上沉积,逐步构成小斑块,就是我们常说的动脉粥样硬化,引发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常见的血脂控制是服用调脂药物:包括他汀类,贝特类,烟酸等。血脂异常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控制血脂也成为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重中之重。

5.多吃富含精氨酸的食品

富含精氨酸补肾填精食品有助调理血管张力、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血管舒张因子--氧化的合成,减少血管损伤。这类食品有海参、泥鳅、鳝鱼及芝麻、山药、银杏、豆腐皮、葵花子等。

6.进补要适度

我国民间素有冬季进补的习惯,冬季人们运动本来就少,加上大量进补热性食品和滋补药酒,很容易造成血脂增高,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因此冬季进补一定要根据个人的体质进行。

长按二维码关注永久伟业
































">白癜风有治好的吗
">山西白癜风医院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iqoas.com/jbzd/779.html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多发性骨髓瘤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