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多发性骨髓瘤 >> 疾病预后 >> 正文

湖北首例58岁男子2次自体干细胞移植完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4/10/17 11:38:14
北京中科医院是骗子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5154116.html

本文转自: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7月4日讯7月4日,是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罗先生顺利出仓的第4天,医院血液内科普通病房进行观察性治疗,不日将康复出院回家。目前,他的症状已经完全缓解,不仅肾脏器官功能完全恢复正常,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也重建成功,这是湖北省首例接受序贯双次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患者。

7月1日回到普通病房后,罗先生和医生合影。

男子突然乏力消瘦,查出多发性骨髓瘤

58岁的罗先生是湖北潜江人,身体一向健康的他平时就连感冒都很少得。年6月,他突然感觉整个人十分乏力,吃不下饭,消瘦明显,医院就诊,查出肾衰竭,当即被医院肾内科接受血液透析治疗。

在血透治疗期间,多项检查指标异常。医院立即组织多学科联合会诊,结果确诊罗先生患上了高危型多发性骨髓瘤。骨髓瘤的瘤细胞一般长在骨髓内,而罗先生的已经扩散到血液内,此外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检查提示其复发和耐药风险极高。

为了让他获得最大疗效,能长期生存并维持良好的生活质量,医院血液内科主任程辉带领管床医生周英等团队成员,充分讨论病情和精心计划,为罗先生制定了序贯双次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罗先生在移植仓里回输干细胞。

双次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又称串联移植,是指在第一次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6个月内,进行计划中的第二次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治疗高危多发性骨髓瘤的有效方法,也是各大临床指南优先推荐的治疗方法。

先进行骨髓瘤常规治疗。治疗初期,罗先生非常悲观,医生查房他从不理人,问话也不搭理。3个疗程的化疗结束后,罗先生的肾功能恢复,不再需要血液透析治疗。脱离透析让他看到了生的希望,信心倍增的罗先生开始信任医护团队,对治疗也配合起来。

化疗进行完第4个疗程,罗先生的骨髓瘤症状完全缓解。程辉团队认为此时正是给罗先生采集干细胞的最佳时机。管床医生周英跟罗先生沟通,如果继续等待,治疗做得太多或是万一病情复发,干细胞的质量不合要求,或是根本采集不到干细胞,后面想进一步治疗,医生也无能为力。

“全部都听你们的!”罗先生给予主治医生团队高度信任。

及时采集干细胞,二次移植症状完全缓解

年12月,医护团队为罗先生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顺利采集到足够双次移植的外周造血干细胞。年2月,为其回输了自体造血干细胞,进行了第一次移植。移植后第9天,粒系重建;第11天,血小板植入。罗先生没有出现严重的感染、出血、植入综合征等并发症,成功迈过了首次移植这道坎。

管床医生周英介绍,罗先生的成功移植得益于及早根据其疾病分型确定了“串联移植”方案,干细胞的采集时机把握得恰到好处,采集到的干细胞质量非常好。良好的心理辅导、医患沟通,护理团队深度介入到患者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移植后饮食、大小便、并发症的管理等,都是移植成功的有力保障。

第一次移植后,罗先生的多发性骨髓瘤达到完全缓解,这让他和家人对“串联移植”信心大增,决定接受二次移植。今年6月,罗先生按计划接受序贯第二次移植,移植后第10天造血系统重建,7月1日顺利出仓。

罗先生第二次移植成功出仓后与医护团队开心合影。通讯员黄智红摄

程辉介绍,多发性骨髓瘤是血液系统第二位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无法彻底治愈,只能达到临床缓解,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重要手段。“相比来源于别人的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优势明显。”程辉表示,造血干细胞来源于患者自身,不会发生移植物排斥,并发症少、移植相关风险低,且整体花费较少。对于高危的多发性骨髓瘤,双次自体干细胞移植是最大的获益方案。

相比于单次自体移植,“串联移植”能克服分期晚、高危细胞遗传学因素所带来的不良预后。最新的欧洲及美国移植中心大样本研究资料均显示,对于新诊断的高危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进行“串联移植”,患者获益显著,5年总生存期明显优于挽救性二次移植和单次自体移植。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iqoas.com/jbyh/173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多发性骨髓瘤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