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多发性骨髓瘤 >> 疾病病因 >> 正文

跑不过死神,那就给生命最后的体面一个肿瘤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17-9-28 19:29:08

秦苑开始学会接纳死亡。她发现,“怎么离去”的背后,更多是要弄懂“该怎么活”。

安宁疗护病房走廊尽头的休息角,窗边贴着“今天你微笑了吗”。图/韩逸

每日人物/ID:meirirenwu

文/韩逸编辑/楚明

1

45岁以前,肿瘤科大夫秦苑生活里填满了各种恶性肿瘤病历。她闷着头救,却跑不过死神。最终,病例又变成一张又一张的死亡通知单。

“住进你们科的病人,钱花完了,罪遭够了,人就走了。”一位多发性骨髓瘤的患者家属曾这样抱怨。

这让秦苑越来越焦虑,觉得工作没有意思,每天都在怀疑,“我这个职业有什么价值?”

秦苑职业状态的转变发生在年。她在北京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委员会的医院参观,学习安宁疗护。

肿瘤科大夫秦苑。图/韩逸

在那里,同行的心理师见到了一位多发性骨髓瘤晚期的全瘫患者。

见面第一句话,他就震住了来访者。“你的眼镜好派哦!”没有悲惨的场景,没有异味,他被护工照顾得很好,全身按摩看起来十分享受。

生病之前,他是一个保险推销员,一个人有4部手机,每天维护着几千个客户。他的生活里排满了工作,从来无暇认真生活。后来,他全身上下只剩下一根手指头能动,反而爱上了旅行。他借助能够帮助自己直立的特制轮椅,有计划地去看这个世界的风景。

“原来我的妻子这么爱我,愿意为了照顾我停掉工作。原来生活这么有趣,鸟是叽叽喳喳的,花是香的。原来我对家人很有用,虽然身体坏掉了,但我脑子还能动,可以为父母的决定提出很多建设性的建议。”因为得了绝症,他反而停下来,睁开了看世界的眼睛。

在场的人从他的身上看到了生命的尊严。

秦苑还记得,在台湾的一次讨论中,主讲老师问,如果可以选择,你们在猝死、器官衰竭、癌症和失智这四种死亡曲线中,会选择哪一种?在场的医生几乎都选择了猝死,只有三四个人选了器官衰竭,没有人愿意患上癌症或者失智。最好笑的是,有一个ICU病房的主任曾经嘱咐他的家里人,“将来我病危了,千万别给我送进ICU!”

图/来源网络

看到所有人的选择,主持人“幽了一默”,他说,“你们发现了吗,现代医学所做的一切努力,就是不让你们顺利地猝死。”

医生们都笑了。明知道猝死是对亲人最残酷的死法,可没有人希望自己遭受抢救时要忍受的巨大痛苦。他们意识到,有尊严地离去,也是生命质量的一部分。

回到北京后,秦苑又两次到台湾学习安宁疗护,年3月,她申请的安宁医院正式开始接诊,收治那些放弃临终抢救,想要“有尊严、有质量地离去”的患者。

从此,她不再是单纯地治病,更多是陪伴和照顾面临死亡的人。

秦苑开始学会接纳死亡。她发现,“怎么离去”的背后,更多是要弄懂“该怎么活”。

2

病房建立之初,秦苑不得不把收治门槛抬得很高,要求患者和家属都认同安宁疗护的理念,才能被准许入住。因为对于病患来说,他们的生命,往往不单是自己的事,更可能是一个家庭的事。

一位96岁的老人,是秦苑见过年龄最大、但脑筋最清楚的病人。他小个子、南方口音很重,每天对家人强调的事情,除了要捐献自己的遗体,就是想找一个地方,平平稳稳地走。“我活够了,你们不要折腾我。”

可是家人舍不得。孩子更是没法接受他在家中离世的场景。除了觉得没有尽心抢救会有遗憾,还担心街坊邻居的议论,“如果不抢救,90多岁的老爸从家里走了,我怎么面对亲戚朋友?”

“安宁病房中最理想的状态,就是由病人来决定,用什么样的方式治疗和护理他自己,可是大部分病人生命的最后状态,往往已经没有能力为自己做选择,是否抢救,完全取决于家人的决定。”秦苑常常看到家属们吵作一团,“你说救,他说不救,一家人意见不统一的情况太常见了。所以,协助患者家人之间进行沟通,引导他们真正看到病人自己的愿望,是一门大学问。”

电影《入殓师》剧照

秦苑帮96岁老人的家属想了办法。比如建议老人的儿子建一个







































北京看白癜风哪里治疗最好
河北治疗白癜风医院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iqoas.com/jbby/7143.html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多发性骨髓瘤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