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多发性骨髓瘤 >> 疾病病因 >> 正文

多发性骨髓瘤篇从精确诊断到精准诊疗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4/11/28 12:28:53
白癜风规范化诊疗 https://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6195089.html

虽然在目前多发性骨髓瘤(MM)仍是不可治愈的疾病,但在过去的一年里,无论是新技术、新药物助力下临床实践的革新,还是版《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疗指南》出台下规范化诊疗的进步,都为广大患者带来了更多迈向治愈的希望,也为医生们带来了更多的信心和动力。

与此同时,在过去的一年里,博医荟栏目也迎来了诸多专家学者的光临,通过一期期精彩的内容不断带来先行者的前沿新知。值此岁末年初之际,我们特别策划了年终特辑系列,凝聚年大咖荟客室里前沿论道的“高光时刻”,再度与你一起感受名家魅力,碰撞思想火花。今天多发性骨髓瘤篇将带来MM领域的大咖之声,聚焦MM诊断、治疗和预后的前沿之音,筑梦“治愈”新未来。

诊断:精确诊断持续升级

不断刷新生存获益

MM的生物学异质性非常高,为疾病的诊断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近年来MM精确诊断体系的不断完善,让MM强调预后分层而治的精细化整体治疗方案有据可循。

“在MM诊断方面,我们建立了精确诊断体系,纳入患者形态学、免疫学、分子遗传学、M蛋白类型等进行综合评估,将MM精确诊断率提升至95%以上。其中,针对一千六百多名MM患者开展的大样本研究首次明确了我国MM的遗传学异常特征及意义,不仅填补了国内数据空白,而且推动了我国首部《多发性骨髓瘤遗传学检测专家共识》出台,助力了我国MM精确诊断的规范化前行。

在MM治疗方面,我们自年起先后开展了3项前瞻性探索,共计纳入超过例MM患者,分别聚焦沙利度胺的整体治疗(~年,BDHMM/01方案)、对比沙利度胺和硼替佐米为基础的整体治疗(~年,BDHMM/02方案)以及探索MM预后分层的整体治疗(年至今,BDH/03方案),研究团队不断融合新药、新理念,优化临床诊疗策略,探索MM预后分层而治新思路,推动规范化、精细化的整体治疗方案,最终实现了我国MM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PFS)从13个月到36个月、中位OS从27个月到78个月的显著提升。”

——邱录贵教授

(点击查看专访全文:大咖荟客室

邱录贵教授:从基础到临床,讲好中国人自己的骨髓瘤故事)

治疗:标准治疗仍需重视

精准诊疗任重道远

在精准医学时代下,以基因测序为代表的前沿技术使靶向药物和个体化治疗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与其他血液疾病相比,MM领域针对基因突变的靶向治疗手段仍有待进一步突破。

“对于MM的精准治疗,目前需要着重强调的仍是标准治疗。免疫调节剂、蛋白酶体抑制剂和糖皮质激素构成了MM一线治疗标准的‘三药’联合方案,大多数患者都能从标准治疗中获益。高危、极高危的MM患者接受现有的治疗方案,中位总生存仅2~3年,我们应当在标准治疗方案的基础上,探索创新药物、造血干细胞移植等疗法的排兵布阵和有效联合,进一步改善患者的预后。

目前,靶向药物在MM精准治疗领域的探索成果十分有限,在伴t(11;14)复发难治MM患者中,bcl-2抑制剂维奈克拉显示出了较好的治疗潜力;在伴BRAFVE突变的MM患者中,BRAF抑制剂应用的探索也取得初步进展。但总体而言,当前MM的诊疗仍应重视标准治疗,并根据精细化分层来合理优化治疗策略,有效提升患者获益。”

——邱录贵教授

(点击查看专访全文:大会主席专访

邱录贵教授:瞄准基础与临床难题,共谋多发性骨髓瘤治愈之路)

“与靶向治疗相比,MM免疫治疗面临的挑战则小得多。虽然MM患者体内不同的克隆亚群具有不同的遗传学异常,但肿瘤细胞表面表达的BCMA、CD38、CD等分子标志的差别并不大,因此免疫治疗是当前MM精准治疗的重要突破口,其发展前景也更为广阔。”

——安刚教授

(点击查看专访全文:安刚教授:聚焦克隆异质性和克隆演变,赋能多发性骨髓瘤诊疗新发展)

预后:重新审视MRD“质”与“量”

助力传统预后体系

微小残留病(MRD)在血液肿瘤和实体瘤领域都是当前备受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iqoas.com/jbby/17421.html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多发性骨髓瘤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