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多发性骨髓瘤 >> 疾病病因 >> 正文

从孤儿院走出来的大科学家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3-22 15:46:24

有这样一位美国科学家:他成长于孤儿院,却做出了可以获得诺贝尔奖的研究成就。

撰文

赵坤

年走到生命尽头的弗兰克·普特南,不知是否还能忆起自己多年前在一张小小的便利贴上写下的七个单词以及在落笔时的兴奋愉悦。“Oh,howwonderfulmylifehasbeen”(啊,我的生活曾经多么美好)包含着“学以忘食,乐以忘忧”之后“不知老之将至”的感慨,也是精神富足之后的满足反刍,同时还是保尔·柯察金式的人生评价。

小小的便利贴可以反思整个漫长人生,这似乎蕴含着某种辩证法的哲思,但是我们当下对普特南的回顾和纪念可能会远远超出一张便利贴所能表达的维度。

从“greatdepression”到“greatestgeneration”

在精神分析学的传统里,童年是个体最基础的问题意识的来源之一。上世纪德国最重要的批判理论家阿多诺也曾提示道:“一个人在生活中所实现的,无非就是变换方式弥补童年的尝试。”出生于一战尾巴的年代——年的普特南无疑有一个坎坷的童年。总体而言,普特南的人生经历横跨了人类历史上最动荡世纪中的所有动荡事件,也见证了人类理性发展的最高潮所带来的飞速科技进步与发展。

年,普特南出生于太平洋中的新不列颠,他的父母刚刚于三四年前从澳大利亚迁居至此。当时尚为未开化之地的新不列颠显然给普特南一家带来了包括经济和身体在内的多重威胁。从事磨剪子戗菜刀并顺带量体裁衣工作的父亲和给富人家做佣人的母亲显然不足以为刚刚出生的普特南提供一个温馨舒适的童年生活环境。然而更加糟糕的是,疾病总是穷人的附庸,在普特南出生仅仅三载之后,他的父母就被在二十世纪肆虐的疾病——肺结核双双夺走了生命。我们似乎可以想见,这样的苦痛经历在多大程度上转化成为了普特南成为一名顶尖生物化学家的动力。

此后,普特南顺理成章地被安置到了一家隶属于教会的孤儿院,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在社会福利的庇护之下,普特南安稳度过了大萧条的危机时代。

普特南虽然处于孤儿院中,但天可怜见,上人见喜。他很早便显露出了在学习方面的天才品质,常常在在数学、历史、经济等等多个科目赢得奖金。这些出类拔萃的才能吸引了当地一家银行经理Hubbard的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iqoas.com/jbby/12737.html

热点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多发性骨髓瘤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