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多发性骨髓瘤 >> 临床表现 >> 正文

中医抗癌进行时随王三虎教授临证日记bu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2-4-28 17:47:34
白癜风知名专家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5941903.html
年8月23日星期三晴专家亲临讲经典三友医社尽开颜年元月,我们有了专门的学习组织。“医社新立,友人黄博提名“三友”,三友者,三家为友,王欢权鑫夫妇,黄博,田超李斐夫妇,以“三友”名之,简而亲和,众人皆击掌称赞。三者,众也,三人中,亦有我师也,另更有深意致敬前辈三虎老师。医社者,广而为社,约而为舍,品书论道之处。立社三月,周而聚之,以《伤寒论》为始,或诵或解,旁征博引,集思广益,结而记之,众人无不欢欣雀跃。”如今已逾半年。作为女婿,我感到脸上有光的是岳父于8月1日给我们医社做了特别讲演。也有必要把内容让大家共享。我认为,这样既能学习《伤寒论》的部分内容,更能启迪学习方法。也能从更广层面理解肿瘤大家的学术氛围。下面是我的记录。王三虎教授:经典著作是常读常新,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感觉。今天我也是突然知道你们这次是背诵到了《伤寒论》条。我的感觉是这样的,这实际上是张仲景在讲了太阳的本证,太阳的变证后的补充论述。你看,好多已经讲了,柴胡汤也讲了。这几条,要让我看,他还是体现了“善治者治皮毛”的思想。只要能从外解的,尽量先解外,因为邪气是从外面来的,没有办法了再用下法。第二个就是在那个时候,也有很多技艺不精的医生,动不动就用下法,张仲景是多次提到误用下法,下得太早了容易出问题。下面我们一条一条看,这个条,“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张仲景用小柴胡汤很顺手,我们也用得很顺手,只要能用小柴胡汤就用小柴胡汤,如果出现病情比较复杂了,“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那就是病情向里了,病邪向里了,腑气不通了,就用大柴胡汤下之。我们平时说的叫少阳腑证,或者就是大柴胡证,你一定要说它是阳明病,那不准确,这中间有一个,就是在大柴胡汤后面写到,“一方加大黄,若不加者不为大柴胡汤”。这是宋代以后加的,大柴胡汤有没有大黄,我们现在一般都是用的,但是不是一定要有大黄。说这个话的人可能认为,只有大黄能泻下。而事实上,枳实和白芍就能泻下,所以我倒认为不一定加大黄。王三虎教授:《伤寒论》条我读出了一些新意。就是“伤寒十三日,胸胁满而呕”,胸胁满而呕就是柴胡证,这个不存在问题,但这个日晡所发潮热,传统上我们认为是阳明病,但今天我一看,这就是柴胡证,这是张仲景说的啊,“日晡所发潮热,此本柴胡证......潮热者,实也,先与小柴胡以解外。‘’看来小柴胡汤是能治潮热的,潮热不一定都是阳明病。其中这个“日晡所”我们平时指的是一天中的几时呢?大概就是下午三点到五点。再者,这里说小柴胡以解外,咱平时说小柴胡汤和解少阳,是半表半里,其实半表半里这词,张仲景没有说过,他只说过“半在表,半在外也”,总之他没有说过半表半里。半表半里是成无己说的,总之来说,小柴胡汤在这里针对少阳经,只是一个大体上的,不是明确针对性的,更多的是解外,和柴胡加芒硝汤比,小柴胡汤更多的解外,实在不行了才加一点芒硝,也体现出他轻易不用下法。这里的外和表差不多。条,桃核承气汤证,这里就是强调“少腹急结”,就是小肚子拘急。在这里说的热结膀胱,传统认为,就在膀胱。其实它是个投影,他不单单指的膀胱,因为他的小便没有影响,因为是大便血,不是尿血。其实这个病位在小肠,手太阳小肠经。太阳经证,太阳腑证,都是后人说的,这块就说到了六经辨证的问题了。张仲景他继承了《内经》“伤寒一日,太阳受之”的六经辨证的基本思想。让我看来,现在我们也面临这六经的实质是什么的问题,其实这个六经的实质,它本来就是一个代名词,不一定完全是经络。我觉得最早中国人认识世界时,认识的是一个混沌的世界,后来才用阴阳来划分,上下水火,白天黑夜等等。但是这样的分法并不很能说明问题,于是进一步将阳分为三,阴分为三,这样一分为三的时候就显得更清楚了,比如以阳为例,太阳形容面积之大,阳明是热度最高,阳热到了光亮的程度那就是相当高的温度了,少阳就是初生的,阳气还不那么大的时候,太阴就是阴气最盛的时候,少阴是阴气少的时候,厥阴是阴尽的时候。这样一划分,其实不仅仅是针对医学,他是把事物再细化了一下。到《内经》时就直接借用了。但强调了足经,忽略了手经,所以有:“伤寒一日,太阳受之“,”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主要强调足经,忘了手经。比如你们背过的一条“太阳与阳明合并,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太阳病就可以引起下利,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手太阳小肠经受病了就可以引起下利啊,为什么要用阳明这个词呢,是他把手经忘了,就太阳病,那用药也是用太阳经的药,还是用葛根汤,就没有阳明的药。所以在这一条,少腹急结就是小肠病变的投影。当然,我上边的话,并不是说桃核承气汤不能治膀胱的问题。我去年去美国之前,有一个膀胱癌的女孩,症状基本以尿频为主,面色黑,我主要用补肾加小蓟饮子,但效果不明显。就是解决不了她这个小便频数的问题,门诊只要叫到她,她肯定不在,一问,上厕所去了。这反复治了一两次,快出发去美国了,治疗效果不行,怎么办呢,面黑,按照肾虚治,有没有淤血?我说你小肚子疼不疼?她说小肚子就是不舒服,我说没问题,就是桃核承气汤证,因为“少腹急结”就是小肚子疼的一种形式。虽然她是膀胱癌,但她淤血在少腹,一旦认定了,就用该方子,桃仁,桂枝,大黄,甘草,芒硝五味药,用了四副,明显好转,再用了四副,已经可以一晚上睡觉只起夜一次的程度了,把尿频的问题解决了。这就是背条文带来的,这可能就相当于现在的方证。我就记住这一句话,张仲景抓住了这个特点,就像条“抵当汤”专门强调热在下焦,也不是专门说在膀胱,就像说胃中有燥屎,也不是就真的指胃。所以我看这一段还是主要体现出了能表就表,外邪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尽量不要用下法。下来有一条,柴胡龙牡汤证,胸满烦惊,这应该是少阳邪热,上扰心神的,谵语也有这个意思。小便不利,为什么就能用柴胡呢,因为手少阳三焦经,三焦气机不利,然后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这个我们传统解释是热伤气了,柴胡龙骨牡蛎汤。现在是治疗精神、心理方面的疾病,如果有柴胡证,我们用柴胡龙牡汤。如果温和一点,我们就用温胆汤。这里要提出的就是,我们平时没有注意的,煅牡蛎,生龙骨,龙骨没有写炮制,牡蛎写了一两半,熬,这个熬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干炒,炒热,甚至那时的炙,也有这个意思,当然这个熬,火的温度比炙可能更高一点,而且炙,不一定用蜂蜜,四逆散方就能支持我的观点,枳实,破,水渍,炙干,这个炙是炒干的意思,不是用蜂蜜烤的意思,这个牡蛎要煅的原因,目的是一个容易熬出药性来,再一个是去腥味。腥,膻味大,张仲景在多处用到此方法,龙骨用生的,牡蛎用熬的。而且还有一个,这个龙骨、牡蛎的量很小,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多,想着这些质重的药,应该30g之类的,没有,他相反,上面只有一两半。后边这两条,刺期门,说明张仲景也用了一些针灸的办法,而且这块也提到了肝、脾这些,这和我们平时说的六经有些不一样,所以有人怀疑这是后人加上去的,但这个不重要。此条所谓纵,就是相当于我们叫的“生、克、制、化”,木克土,如果木克金,就反了,就是横逆,大家看看还有什么疑惑的地方。田超:王老师我有个问题,条,“伤寒十三日,过经谵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而后面又说“知医以丸药下之,此非其治也”,既然可以下,那么,丸药下之和以汤下之是不是不一样?王三虎教授:对,这个时候他老说以丸药下之,我想这是一种偏热的泻药,作用比较缓。谵语者,实也,这一点他已多次提过,谵语就是阳明腑实的意思,以汤下之就是调胃承气汤,而这时候的丸药下之,可能下的力量比较缓和。这一条还是要再琢磨一下,调胃承气汤是不是必须要大便硬,是否可以用在下利的病人身上。这里的伤寒十三日,可能是张仲景说日期最多的一次了,大约就是太阳病也差不多了,该向阳明转化了。王欢:我们上次背诵的98条,“不能食而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颈项强,小便难者,与柴胡汤,后必下重,本渴饮水而呕者,柴胡汤不中与也,食谷者哕”,我觉得这一条,这是柴胡汤的禁忌症吗?王三虎教授:这一条呢,叫我看就是大肠癌的肝转移表现了。你看,我根据什么说他是大肠癌的肝转移呢,与柴胡汤,后必下重,下重就是里急后重,里急后重就是直肠癌的一个表现,老想拉,老拉不尽,不能吃饭,胁下满痛,都黄疸了,肝转移了的表现。如果不是肿瘤转移,有多少病能造成这样,甚至颈部转移,再发展小便都难了,我想这一条就是直肠癌肝转移了。这个时候,病本不在肝胆,只是有肝胆的表现,这时候用也是能用,但确实是比较重了。这些都是一些实事求是的描述,看似柴胡证,用了又下重了,原发病都出来了,就不一定行了。所以,疾病那么复杂,你要求每一个都说清楚了,也不符合实际啊。田超:王老师,当时有一个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我们当时讨论了半天,不太理解。王三虎教授:27条?那就是一个历代都难以解答的问题。有的人说,桂枝去桂,都去桂了,还能叫桂枝汤吗?有人说,不是去桂,应该是去芍,我想这个,实际上,芍药就有利水的作用,甚至芍药就有通利二便的作用,它有养阴的作用,也有利水的作用。我们这一点讲的少,你比如真武汤中,有白芍,小青龙汤也有白芍,其实你要这样看,这就是苓芍术甘汤,和苓桂术甘汤正好相反,这就是治痰饮的,有痰饮,还有阴虚,所以用苓芍术甘汤。因为津液都变成湿热了,组织上失去滋润了,组织上是阴液匮乏的,而表现出来是湿热。教材上往往说的都是比较简单、典型的,常常有这种,当你用温药和之,苓桂术甘汤化痰饮,痰饮还没有化掉的时候,阴液已经损伤了,人不舒服了,就要换一个思路,用苓芍术甘汤。说说我今天门诊碰到的一个病例,就说我们学张仲景的书,就是要反复读,不同年龄段、不同阅历的人读起来感觉都不一样。我作为肿瘤医生,骨髓疾病经常会碰到,当我读《伤寒论》第11条,“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这个平时讲,就是辨别真热假寒还是真寒假热的,但是我想,这可真是张仲景唯一一次讲寒热的,如果他是用这句话辨别真寒假热的,那他这两本书可再也没有这样的方法辨别真寒假热,而且他是放在总论篇讲的,大意就是,我写的《伤寒论》呢,主要是讲伤寒疾病的基本传变,就是所谓的六经传变,还有一些自己也不成体系,或是比较少见的,比如说直接传入骨髓的,我就不讲了,我想他是这个意思。所以让我们现在看来,好多骨髓的疾病,都是伤寒的传变,比如说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引起的贫血、骨损伤等,从辨证的角度讲,他就是外邪入里,直中骨髓造成的。而这种外邪入里,我们平时发现扁桃体经常发炎,动不动一感冒就加重,这是有指证的,今天正好大连过来一个患者,正好是个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红细胞,白细胞等三系偏低,凭输血改善症状,始终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也没有经过认真规范的中医治疗。我先问他,吃饭怎么样,他说还可以,这就排除了脾虚,后天生血来源不足的问题。我又问学习咋样,说学习一般,排除了用脑过度、肾精亏损的问题。再一看,脸上有痤疮呢,那痤疮已经是陈旧疤痕了,说以前这个痤疮很厉害,包括脑后区,连成一片,甚至要切开引流。那么严重,我们不是痤疮从阳明病论治,用白虎汤吗,你看他这个是一种特殊的,热邪入阳明经了,并直入骨髓了,我就说,你这个是骨髓造成的,骨髓里有热毒,伤了津血了。关键他妈给总结出来了,说:就是,我这孩子奇怪,冬天不怕冷,穿的比别人薄,夏天穿的比别人厚。你看这个临床啊,太灵活了,病人说的更具体,这也论证了我们所谓的热在骨髓,当然我用的是青蒿、鳖甲这一类引邪外出的思路,简单的补血是不行的。辨证论治,我们要论呢,理法方药,我们要整理呢,理讲通了,显然就有了把握了,不是一般的会开药,开药容易的很。再一个,我想给你们说,“太阳之为病”是什么意思,这是王幸福老中医问我的,这个呢,其实就是拉开架势,语重心长地讲,太阳这个病啊,类似的情况六经都有,只有一个不是六经的,那就是肠痈,“肠痈之为病,”,看来肠痈不是简单的阑尾炎,不然也不会这样拉开架势地讲,其实肠痈是大肠癌,就是这个意思,就是“薏苡附子败酱散”证,所以说肠痈这个,应用了讲太阳病的模式,一看就不是一般病,普通的阑尾炎,谁会用“薏苡附子败酱散”,老师说肠痈就是阑尾炎,有些想当然的意思。李斐: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之前田超说的,阴阳两虚那个,干姜附子汤那个条文。我们说是阳虚,他说是阴阳俱虚。王三虎教授:为什么是阴阳俱虚呢?田超:我当时这么想的,就是从药的角度讲呢,他是一个纯阳虚的,但是从条文上来说呢,如果没有阴虚的话,他应该就不会出现夜而安静,白天烦躁,所以我当时是这么理解的,应该有阴虚,因为发汗过多么。我理解的就是,汗下之后,不仅伤了津液,也是损伤了阳气,然后呢出现这个症状就是,白天比较烦躁,晚上呢,因为他这个阴气比较盛,所以说病情能缓解一些,表证已经没有了,就是纯里证,那么这个时候,如果阴阳俱虚的话,要先救其里,比较危重的,所以先要扶阳,病情控制住以后,再治阴虚。我当时理解这是一个阴阳俱虚的,他们说这是一个纯阳虚的。王三虎教授:这个好像没看出来。我现在看,张仲景这个书,之所以能成功,主要还是创新的结果,你想他在《内经》时代,那都是战国遗风,讲起理论来,云里雾里,有意讲得你听不懂他才高明,战国时期游说之风就是这样,所以内经也是这样,很繁琐的讲理论。另一种是讲方法的,只说方法,理讲得很少,全是干货,纯粹就是独出心裁,自己把这个有效的融合了。他密切地观察实际,更多的是将理论思维与实际结合,就是理论融汇贯通了,结合自己的实际,所以他这个书很少有以前的痕迹。现在有人说,它是来源于伊尹的《汤液经》,这话是谁说的,皇甫谧说的,皇甫谧写的书多了,但是多半都没有确切根据,也可能他有参照物,可是后人都找不到根据,所以这个不准确。再说了,任何人的知识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之上,我们就是通过张仲景的书学的,至于他是从哪个前人那儿学来的,就不重要了。所以我开玩笑说,伊尹和我们老家合阳县关系密切,至少现在留存的伊尹的遗迹还是很多的,他是从我们那里,也就是战国时期的有莘国,其实是很小的城里走出来辅佐汤王的。我不说《伤寒论》是从伊尹那里流来的。我们自己人还是要避嫌的嘛。就像孙思邈这本书有多少是他的?很难找出了,就连我们最熟悉的独活寄生汤、温胆汤、犀角地黄汤都不一定是他的。但是我们是从他那里读的。能分出来张仲景的就分出来,没有分开的就是他的。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iqoas.com/lcbx/153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多发性骨髓瘤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