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多发性骨髓瘤 >> 疾病诊断 >> 正文

挽救性治疗我不服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2-6-13 15:16:40
专家:黄红铭(主任医师,硕导,教授)门诊时间:周三专家:林赠华(副主任医师,硕导,副教授,医学博士)门诊时间:周四“我现在血液指标和正常人一样了,你们就是我的再生父母!”今天上午,通大附院血液内科二病区的病房里,已经办好手续即将出院的严先生激动地拉着医护人员的手久久不肯松开,声音带着哽咽。

两年辗转未果,通大附院再燃希望

年,家住如皋陈严村的严先生被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这突如其来的恶性疾病给这原本平静幸福的家庭当头一棒。随医院就诊,但治疗效果不佳,耗费巨大。年10月,严先生带着全国著名血液医院的病历来到我院,病历本上那扎眼的“挽救性治疗”五个字,令他和家人已经很不甘心但又无能为力,通大附院离家不算远,来看看就当最后再碰碰运气。血液内科主任医师黄红铭详细了解严先生的病情,对他进行了全面评估:患者才44岁,正值壮年,做过自体移植效果不佳,疾病确实非常严重复杂,但是以通大附院的救治能力,医患共同努力应该还有希望。看着病历本上的“挽救性治疗”,感受到严先生强烈求生欲望以及家人的支持,黄红铭说:“你不服气这五个字?那我们陪着你,一路陪你走下去!”在黄红铭的鼓励下,严先生和家人又重新燃起了希望、振作起了精神。

50个日日夜夜,医患双方共渡难关

自从严先生来就医,黄红铭就要求:“你不能逃离我的视线,有任何情况都要向我报告!”另一位管床医生副主任医师林赠华也一样,在治疗环节中非常用心,差不多所有高难度操作他都亲自完成,确保每个环节不出一丝纰漏。经过细致的研究,治疗组决定为严先生采用我院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新武器”——CAR-T细胞治疗技术。住院期间,为了让严先生尽早和顺利接受CAR-T细胞治疗技术治疗,有一次,林赠华凌晨四点半就开始各项准备,推着沉重的机器,五点钟为严先生进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进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集,要确保在下午两点前送达特定机构进行CAR-T细胞制备。经过前期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集、CAR-T细胞制备、预处理,年1月份,严先生开始进行CAR-T细胞的输注治疗。由于严先生在CAR-T细胞治疗前肿瘤符负荷重,在CAR-T细胞回输后的一周,他就出现了严重的细胞因子风暴。血液内科二病区医护团队当机立断采取血浆置换等技术帮助其渡过难关。治疗期间连续数天,严先生高烧超过40℃。“你现在的情况很危险,一有什么风吹草动,你一定要告诉我,不管有多晚!”黄红铭一再叮嘱他。有一次已经是凌晨两点,严先生体温39℃,病房值班医生已做了处理,严先生给黄红铭发了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iqoas.com/jbzd/154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多发性骨髓瘤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